基金從業考試中道德的特征有哪些?所謂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決定并形成的,以是與非 、善與惡、美與丑、正義與邪惡、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等范疇為評價標準,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俗和內心信念等約束力量,實現調整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1、道德具有差異性
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道德。道德是由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是一定社會關系的反映。因此,社會經濟基礎和社會關系的不同就決定了道德的差異性。不同的社會條件下有著不同的社會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以及與其相適應的道德規范體系。當然,這并不排除不同社會的道德之間存在某些共性的可能。
2、道德具有繼承性
隨著社會經濟基礎的變化,屬于意識形態的道德也會發生相應變化,因此,沒有永恒不變的道德,道德總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地改變著。影響道德形成和發展的因素很多,除了社會經濟基礎,文化傳統、民族習俗、宗教信仰、社會倫理乃至國家政治等因素對于道德的形成都會產生影響,是非、善惡、美丑、正邪等道德評價標準,也會不同程度地反映各種影響因素的內在要求。
3、道德具有約束性
道德是建立在調整人們關系、維護社會秩序理念基礎之上的,是社會認可和人們普遍接受的具有一般約束力的行為規范。因此,道德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約束的作用。道德廣泛滲透在各種社會生活中,約束全體社會成員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和怎樣做
,是社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和延伸。
4、道德具有具體性
在表現形式上,道德就是行為規范。但是,行為規范不限于道德,還包括法律、規章
、制度等。因此,相對于法律規范、制度規范等行為規范,道德也稱為道德規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