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人,想掙大錢,來干金融

有人真的是熱愛,于是轉行金融

有人聽說金融業滿是富豪牛人,慕名而來

結果,去招聘網站去搜,媽呀,崗位賊多,交易員、行業研究員、量化分析員、投資策略師、基金經理,打開詳情頁一看,動不動就是研究生起步,有點還點名非985、211不要,瞬間頭腦清醒許多。

再看,還有私人理財師、操盤手等崗位,看起來也不錯,門檻不高,待遇也很誘人,蠢蠢欲動,于是就去面試,結果發現是個銷售。

干還是不干

其實這一切都源自你對金融的不了解,基本還是停留在字面的認知水平,可二八法則告訴我們,各行各業掙大錢的都是*少數,行行出*不佳,可惜很多人都是無名之輩。

雖熱金融業熱度不及當年,但魅力依然不減,每年仍是高考志愿熱門,畢業生也是趨之若鶩,但并不能否認其平均回報率確實是高于大多數行業的,于是就有人鼓吹“窮人更應該去干金融”。

可事實并非如此,常識告訴我們: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投資如此,選行業也是如此,君不知金融行業也是收入差距也是有目共睹的,低的兩三千,高的能驚掉下巴。

有些人高的崗位做不了,又不愿意做銷售,又不死心,于是就很自然的進入了投資行業,打工不得,自己搞。

在投資行業,有人穿著破爛進去,錦衣出來,有人西裝革履進入,穿著褲衩出來。

一言以蔽之,只見收益不見風險,在金融行業,風險永遠是*位的。貪婪和杠桿是主因,放大了收益的同時,也放大了風險。

*近,當你刷視頻時,是不是經常會彈出來某些理財小白類課程,其實無非就是對普通人能玩的金融產品而已,諸如互聯網存款、打新股、國債、基金之類。

確實,通過理財你也可以與金融打交道,而且是實戰,但理財也是投資,有些本質是代客理財,也就是把錢交予他人替你投資。

不管是哪一種,你都得學習,認知和心態對于金融人來是永恒的命題。

所以金融行業的基本知識還是要有的,至少你得知道,每個金融產品的風險是什么,哪些你能可以玩,哪些你碰不得。

作為金融風險領域的明星證書,FRM無異把金融方方面面的風險都做了詳細的剖析,尤其是對各種金融產品及其衍生品都有深入的涉獵。

同時,取得FRM證書也是進入金融行業的一條捷徑,學完你才對風險有了一點體會。

3月6日晚的FRM公開課關市場風險的知識梳理值得一聽,據說是FRM知識體系里簡單的一門,也是*實用的一門,不管是作為FRM考生,還是以后有志入坑的,可以來聽聽,專業與否,一聽便知。

入口就在下方,掃碼即可

掃碼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