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M證書是金融風險管理領域的高金含量證書,在FRM考試中風險傳播是需要考生重點掌握的。那么,風險傳播應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風險傳播定義:

風險傳播是一個為公眾提供減少焦慮和恐慌的信息以及有助于其他對危機的建議的過程。

風險傳播的原則:

1.審時度勢: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和掌握突發公事件的發生和進展情況,特別是要重視*和專業機構的意見和建議,做到心中有數;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輿情動態,特別是“意見領袖”們的輿論動向,做到知己知彼。在此基礎上,形成風險傳播的計劃方案和核心信息,有的放矢。【資料下載】點擊下載[GARP]2020年FRM一二級學習指南

2.實事求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要向公眾實事求是地公布有關突發事件的發生和進展情況,指出事件對人們的生命、生活、財產、健康的影響,公布政府部門所采取的措施,中肯地提出如何應對的建議,要避免過度保zheng和許諾。

>>>點擊領取2020FRM備考資料大禮包(戳我免·費領取)

2020FRM備考資料大禮包

3.口徑一致:無論是政府領導、*還是研究機構,一旦形成風險傳播的工作計劃和核心信息,都要保持一致的口徑,一人一種說法,莫衷一是,會使人們無所適從、聽信流言(rumors),對于人們的恐慌情緒猶如煽風點火、火上澆油。

4.設身處地:風險傳播者需要隨時換位思考:如果我是普通公眾中的一員會怎想、怎么辦?對公眾的緊張、焦慮情緒,甚至不恰當的行為要給與理解和同情(empathy),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同時還要廣開渠道,力爭使公眾參與進來(partner),共同為解決危機出主意、想辦法。

FRM課程

5.沉穩機智:井井有條的工作秩序和沉穩的工作作風會給公眾以安全感和信賴感(trust and credibility),而在實施風險傳播計劃之前,與主要媒體的記者、“意見領袖”們進行非正式的溝通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理解記者的職業特點,他們并不是總是報道壞消息,他們實際上也是公眾的一員,他們想知道的正是公眾想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