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風險暴露在FRM考試中也是重點內容之一,它在FRM考試中有哪些意義呢?隨融躍小編一起往下看!

一、外匯風險暴露的意義

1、轉換暴露或稱記帳暴露,指以外幣計值的資產同以外幣計值的負債之間的差額;

2、交易暴露,它產生于以外幣計值的交易折合成本幣價值時的不確定性,這種交易是在將來某一日期完成的;

3、經濟暴露,指公司價值對匯率變化的暴露,如果公司價值是指按未來的稅后現金流量的現值來衡量的,那么經濟暴露就與長期現金流量的實際國內貨幣值對匯率變化的敏感性有關。【資料下載】點擊下載FRM一級學習計劃

二、外匯風險暴露的度量

外匯風險暴露的度量方法分為兩種:一種為資本市場法,另一種為現金流量法。

資本市場法認為,外匯風險能影響企業的股票價格。因此,Adler和Dumas(1984)提出外匯風險暴露可以由股票收益率對匯率波動的敏感度來度量,他們認為一單位匯率變動造成股票價值變動的大小,就是該資產的外匯暴露。因此外匯暴露是一個包括了以上因素的傾斜的回歸方程,可以表示成:

P=α+bS+e (1)

其中,P是公司的股票價值,a是常數項;b是暴露的回歸系數,表示為b=Cov(P,S)/Var(S);S是匯率的波動;e是殘差項,E(e) =Cov (e,S)。

>>>點擊領取2020FRM備考資料大禮包(戳我免·費領取)

2020FRM備考資料大禮包

國外許多學者在Adler-Dumas模型上進行了發展,Jorion(1990),Amihud(1994)以及Choi和Prasad(1995)都使用了一個兩因素模型:

Rit = αi + βiRmt + γiXt + εit (2)

其中Rit為i公司t期的股價報酬率; Rmt為市場大盤指數報酬率;Xt是t期未預期匯率變動率。

許多學者利用該模型進行實證研究均對其進行發展和完善,Martin(1999)利用指數平滑法發展了一個簡單的匯率預測方法來估計投資人對匯率的期望值,這個變量可同時包含過去的匯率變動率和*近一期的匯率變動率,從而使結果比較客觀和結構化。

FRM一級經典套餐

想要了解更多,點擊圖片進入詳情頁面!

Bod-nar和 Wong(2000),Parsley和Popper(2002)以及Dominguez和Tesar(2001)也對該模型所度量的外匯風險暴露在變量指標的使用如匯率與市場收益率數據的選取上有建設性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