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RM二級考試中,信用風險估值在考試中也占有比較大的比重,其中內部評級法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知識點。那么,內部評級法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

內部評級法(IRB)基本要素:

1、內部評級對象

過去一個時期以來,銀行主要采用一維評級系統,僅對借款或交易對手進行評級。新資本協議要求,商業銀行在內部評級法中必須設計客戶資信評級及貸款評級的兩位體系,以滿足風險監管的*化技術要求。

2、評級所考慮的因素

大多數國際性銀行在評級時除了考察借款人財務狀況,包括資產負債情況、盈利能力和現金流量充足性等因素以外還會考慮經濟周期、行業特點、區域特征、市場競爭、管理水平以及產權結構等因素對借款人償債能力的影響。

frm資料

3、內部評級標準

一般而言,依靠授信人員自行判斷,根據經驗及專業知識,可保持評級的彈性,隨時根據不同情況作適當調整,不過人工評級方法比科學方法缺少一致性、共通性及全面性。

4、內部評級方法

從國際銀行界看,常用的內部評級方法分為三類:以統計為基礎的模型評級法、以*判斷為基礎的定性評級法以及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級方法。

其趨勢表現為:

①風險評級越來越重視對宏觀、行業、區域等系統性風險因素的分析研究。

②促進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技術手段和專業化模型不斷涌現。

③更加重視企業的現金流分析。

④側重將內外部評級結果相互映射并作綜合分析。

⑤銀行在業務決策中更加注重發揮內部評級的作用。

風險內部評級結果不僅廣泛應用于風險管理過程的各個關鍵環節,如信貸審批、風險預警、管理報告、授信額度和提取壞帳的準備等,同時還作為分配資金的基礎依據,并用于資產組合管理和產品定價等方面。

如果你在備考FRM中遇到學習上的難題,可以選擇融躍FRM網課,帶給你不一樣的學習效果, 助你順利通過考試,拿到FRM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