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RM風險管理中,知識點內容多,覆蓋廣,考生需要全面了解與記憶。下文是對FRM風險管理中,貝塔系數的介紹!

β系數也稱為貝塔系數(Beta coefficient),是一種風險指數,用來衡量個別股票或股票基金相對于整個股市的價格波動情況。β系數是一種評估證券系統性風險的工具,用以度量一種證券或一個投資證券組合相對總體市場的波動性,在股票、基金等投資術語中常見。

一、貝塔系數主要內容

Beta系數起源于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模型),它的真實含義就是特定資產(或資產組合)的系統風險度量。

所謂系統風險,是指資產受宏觀經濟、市場情緒等整體性因素影響而發生的價格波動,換句話說,就是股票與大盤之間的連動性,系統風險比例越高,連動性越強。與系統風險相對的就是個別風險,即由公司自身因素所導致的價格波動。

總風險=系統風險+個別風險

而Beta則體現了特定資產的價格對整體經濟波動的敏感性,即:市場組合價值變動1個百分點,該資產的價值變動了幾個百分點——或者用更通俗的說法:大盤上漲1個百分點,該股票的價格變動了幾個百分點。【資料下載】[融躍財經]FRM一級ya題-pdf版

二、貝塔系數公式:

實際中,一般用單個股票資產的歷史收益率對同期指數(大盤)收益率進行回歸,回歸系數就是Beta系數。

計算方法

1.單項資產(注:杠桿主要用于計量非系統性風險)

單項資產系統風險用β系數來計量,通過以整個市場作為參照物,用單項資產的風險收益率與整個市場的平均風險收益率作比較,即:

公式

其中Cov(ra,rm)是證券 a 的收益與市場收益的協方差;

是市場收益的方差。

因為:Cov(ra,rm) = ρamσaσm

所以公式也可以寫成:

公式

其中ρam為證券a與市場的相關系數;σa為證券a的標準差;σm為市場的標準差。

據此公式,貝塔系數并不代表證券價格波動與總體市場波動的直接聯系。

不能完全地說,β越大,證券價格波動(σa)相對于總體市場波動(σm)越大;同樣,β越小,也不完全代表σa相對于σm越小。

甚至即使β = 0也不能代表證券無風險,而有可能是證券價格波動與市場價格波動無關(ρam= 0),但是可以確定,如果證券無風險(σa),β一定為零。

>>>點擊領取2020FRM備考資料大禮包(戳我領取)

2020FRM備考資料大禮包

注意:掌握β值的含義

β=1,表示該單項資產的風險收益率與市場組合平均風險收益率呈同比例變化,其風險情況與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情況一致;

β>1,說明該單項資產的風險收益率高于市場組合平均風險收益率,則該單項資產的風險大于整個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

β<1,說明該單項資產的風險收益率小于市場組合平均風險收益率,則該單項資產的風險程度小于整個市場投資組合的風險。

三、貝塔系數作用

1)計算資本成本,做出投資決策(只有回報率高于資本成本的項目才應投資);

2)計算資本成本,制定業績考核及激勵標準;

3)計算資本成本,進行資產估值(Beta是現金流貼現模型的基礎);

4)確定單個資產或組合的系統風險,用于資產組合的投資管理,特別是股指期貨或其他金融衍生品的避險(或投機)。

想要了解更多有關FRM相關知識,請繼續關于融躍FRM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