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RM考試的知識點之中,銀行是如何計量利率風險的呢?那就是通過缺口分析的方法!什么是缺口分析呢,下文作詳細介紹!

1、缺口分析內容

缺口分析是衡量利率變動對銀行當期收益的影響的一種方法。具體而言,就是將銀行的所有生息資產和付息負債按照重新定價的期限劃分到不同的時間段(如1個月以下,1-3個月,3個月-1年,1-5年,5年以上等)。在每個時間段內,將利率敏感性資產減去利率敏感性負債,再加上表外業務頭寸,就得到該時間段內的重新定價“缺口”。以該缺口乘以假定的利率變動,即得出這一利率變動對凈利息收入變動的大致影響。

當某一時段內的負債大于資產(包括表外業務頭寸)時,就產生了負缺口,即負債敏感型缺口,此時市場利率上升會導致銀行的凈利息收入下降。相反,當某一時段內的資產(包括表外業務頭寸)大于負債時,就產生了正缺口,即資產敏感型缺口,此時市場利率下降會導致銀行的凈利息收入下降。

缺口分析中的假定利率變動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確定,如根據歷史經驗確定、根據銀行管理層的判斷確定和模擬潛在的未來利率變動等方式。

>>>點擊領取:各科必背定義+歷年真題中文解析+學習備考資料(PDF版)

2020FRM備考資料大禮包

2、缺口分析公式:


缺口=利率敏感型資產-利率敏感型負債;

銀行收益變動=缺口x利率變動幅度;

3、缺口分析局限性

缺口分析是對利率變動進行敏感性分析的方法之一,是銀行業較早采用的利率風險計量方法。因為其計算簡便、清晰易懂,目前仍然被廣泛使用。但是,缺口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Di一,缺口分析假定同一時間段內的所有頭寸到期時間或重新定價時間相同,因此忽略了同一時段內不同頭寸的到期時間或利率重新定價期限的差異。在同一時間段內的加總程度越高,對計量結果*性的影響就越大。

第二,缺口分析只考慮了由重新定價期限的不同而帶來的利率風險,即重新定價風險,未考慮當利率水平變化時,因各種金融產品基準利率的調整幅度不同而帶來的利率風險,即基準風險。同時,缺口分析也未考慮因利率環境改變而引起的支付時間的變化,即忽略了與期權有關的頭寸在收入敏感性方面的差異。

第三,非利息收入和費用是銀行當期收益的重要來源,但大多數缺口分析未能反映利率變動對非利息收入和費用的影響。【資料下載】[融躍財經]FRM一級ya題-pdf版
第四,缺口分析主要衡量利率變動對銀行當期收益的影響,未考慮利率變動對銀行經濟價值的影響,所以只能反映利率變動的短期影響。因此,缺口分析只是一種初級的、粗略的利率風險計量方法。

6月3日19:00—21:00,融躍FRM Lynn講師為您深度解讀:期權、期貨、遠期、互換的金融產品介紹,直播課程名額有限,點擊快速預約名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