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上普通網課考CPA的普通人。當考完后,總結思考后,我知道我因為自己的無知,確實浪費了很多時間。
無知一:一上來就聽課,所有課都聽,所有課都想聽懂。
有些課程聽聽就行了,就算聽幾遍也聽不懂,有些比較難的課就算聽懂了,意義也不大,因為考試的概率不大。
無知二:沒過的科目,兩戰三戰還把所有課聽一遍。
兩戰,三戰,對于之前聽過的課,真的沒必要再聽了。可以看講義,聽聽重難點,重點突破。
無知三:喜歡聽課,不喜歡做題。
每天總覺得,今天我聽了這么多課,用了這么多時間學習。但是不知不覺陷入了聽課的陷阱。聽課多不代表會了,聽完課后的吸收才是正道。
無知三:做題只喜歡做小題,不喜歡做大題。
聽了課,聽懂了,小題可能做得比較熘,但是大題總是欠火候,不想動。大題有大題的一套思維,有它獨特的考試特點。需要每做一個真題,研究一下攻克方法。
無知四:只喜歡聽課,到聽完所有課才知道考試的方式。
總喜歡一頭扎進去學習,一塊塊學,等到最后才了解整個考試的全面。到最后才知道考些什么,怎么樣考,這樣會很被動。
真誠建議:
1.可以拿出近五年真題,認真看一看考試題型,研究一下考試結構。列個表,做一個統計。看看都是些什么樣的題。真的,通過研究歷年真題,知道哪里會考,怎么考,真的很重要。(我開始備考的時候,我是很拒絕去研究真題的,因為覺得自己還什么都不知道,怎么看得懂。最后才知道,沒學就看真題,是很好的一個學習方法。)
2.研究了真題后,當你學到一個知識點,就知道這個知識點會怎么出題,要去如何應對,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學。學得也會更加扎實。漫無目的的學,學得會很浮,很容易陷入假性學習陷阱。
3.比如,一學到財管現金流量,就知道這里會出填表題。如何,快,準,填表就是這章需要解決的問題。
如何讓自己的課程學得有效率,是我們自己需要思考的問題。
不是重要的課程聽一遍就行了。
重要的課程,通過做題去消化,看講義比聽課更節約時間。(當然重要的課程,聽不懂的可以再聽)。
不想聽課,不想做題,什么也不想想的時候,可以用WORD去抄答案練習打字,相當的解壓。
(錢多的人,就用錢去購買更高品質的服務;時間多的,就用自己的勤勞與時間,摸索屬于自己更高效的通關之路。祝早日通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