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過CFA考試的朋友應該都知道,CFA有三級考試,有很多朋友覺得說是不是要通過三級考試之后CFA證書才是有用的,但是其實不用等全部通過,因為通過CFA考試每個等級都是有用處的,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下通過不同CFA考試等級的用處有哪些?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通過CFA不同等級考試,在職業發展的各個階段都能帶來“立竿見影”的用處,且逐級放大價值。一句話概括:
一級是“讓非金融人看起來像金融人”——校招/轉行可以用到;
二級是“讓金融人看起來像能建模的人”——跳槽買方、研究所可以用到;
三級是“讓建模人看起來像能管錢的人”——基金經理、資管高管。
下面按級別拆解具體用處(基于2025年市場反饋):
① 通過CFA一級:簡歷“金融濾鏡”+政策落戶加分
校招直通卡:2025屆券商/基金校招系統普遍把“CFAⅠ通過”設為關鍵詞過濾,中信、國君、易方達等可免筆試初篩。
零經驗轉行信號:理工/會計背景考過Ⅰ級,HR默認你已補齊金融通識,可投四大審計、銀行管培、券商營業部、分析師助理等初級崗位。
政策福利:深圳、上海、杭州等地把“CFAⅠ通過”納入金融緊缺人才清單,落戶積分+5–10分或一次性2–3k補貼。
認知升級:能看懂95%以上財經媒體專業表述,日常投資避坑“韭菜”。
② 通過CFA二級:跳槽買方的“硬通貨”+薪資跳檔30%起
崗位JD硬門檻:PE/VC、投行、券商研究所明文寫“CFAⅡ優先”,很多研究所甚至規定“升正式分析師須通過Ⅱ級”。
估值建模能力背書:面試現場常把“你建過DCF嗎”直接換成“CFAⅡ哪門課比較難”,通過即默認具備獨立建模能力。
職業寬度打開:可競爭四大項目經理、投行分析師、銀行理財經理、企業金融分析師等中臺核心崗。
③ 通過CFA三級:基金經理“入場券”+終生Charter
持證前置條件:必須Ⅲ級通過+48個月投資決策相關經驗,方可拿CFA Charter;Charter后可在名片印“CFA”,全球164國認可。
面試“通用語言”:銀行理財子、保險資管、養老金等機構面試基金經理時,直接把Ⅲ級IPS(投資政策聲明)真題當案例討論。
監管&政策雙紅利:2025年起銀行理財子、保險資管對基金經理任職資格明確“CFAⅢ優先”;深圳對持證人一次性獎勵5萬元,并可享子女入學、租房補貼。
薪資溢價長期存在:同一崗位Charter vs非Charter,年薪差距20–30%,且隨職級擴大。
附加價值(三級通用)
國際項目:海外并購、QDII、華爾街投行項目,CFA被默認具備跨境估值及合規倫理能力。
知識體系覆蓋全資產:股票、債券、衍生品、房地產、私募、大宗商品、加密資產等,換賽道不復訓。
使用建議
在校生/轉行:先過Ⅰ級,拿校招/轉崗門票;工作1年內沖Ⅱ級,鎖定買方/研究所。
3年以上經驗:直接以Ⅲ級為目標,補齊經驗后持證,沖刺基金經理、FOF經理、私行高級顧問。
一句話總結:CFA每一級都能“變現”,但用法不同——早考一級早占坑,二級決定你能不能做模型,三級決定你能不能管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