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排FRM科目復習順序時,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慮:科目的難易程度、科目之間的相關性、科目本身的性質。

復習時應當根據各個科目的難度,由淺入深地安排復習,某些科目對于理解其他科目可能至關重要,在學習時要特別注意先后順序;同時,相關性較高的科目可以集中安排復習,便于歸納總結知識;*需要記憶的定性知識點可以先復習梳理完畢,留到考試前再集中復習,提高記憶效率。

FRM一級

FRM一級主要分為四個科目:風險管理基礎、量化分析、金融市場和產品、估值和風險模型。

其中風險管理基礎以定性知識點為主,相對獨立,除了后半部分基本金融理論的相關知識外,其余部分可以單獨放在*進行復習,尤其是風險管理失敗案例的理解和記憶。

量化分析主要以定量計算為主,且內容相對獨立,可以首*行復習。

金融市場和產品以及估值和風險模型是一級考試的重難點所在,各類金融產品的特點和金融市場的運作機制是理解產品估值原理,進行風險計量的基礎,因而兩者相關性較高并且相當優先學習金融市場和產品。

FRM二級

FRM二級主要分為五個科目:市場風險計量和管理、信用風險計量和管理、操作風險和整合風險管理、投資風險和時事熱點話題。

一級中的估值和風險模型主要是圍繞市場風險展開的,因此對于兩級聯考的考生,在學習完一級估值和風險模型部分后繼續學習市場風險計量和管理是一個*的選擇。

投資風險整體內容較少,且部分知識點涉及到一級風險管理基礎中基本金融理論的相關知識點,因而可以選擇在市場風險之后進行學習。

操作風險在一級的估值和風險模型*部分有所涉及,可以安排在投資風險之后,將兩者結合起來學習。

信用風險是二級的重難點所在,需要在其他風險管理內容結束之后再集中精力,重點突破。

在學習完三大風險的計量和管理之后,我們才有了理解巴塞爾協議的基礎,因此巴塞爾協議需要在信用風險之后進行學習。

整合風險管理的內容偏定性分析,知識較為零碎且獨立,可以同一級的風險管理基礎以及二級的時事熱點話題放在*進行學習。

總體而言,二級之間的科目較為獨立,并沒有嚴格的先后順序要求,上述的建議是結合前文的考慮因素提出的,在具體復習時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