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M(Financial Risk Manager)是全球金融風險管理領域國際資格認證,也是金融專業人士*需要的風險管理證書的一種。

隨著人民日報幾度發聲:我國金融風險管理人才匱乏,需要大力培育。全國各地政府紛紛掀起了一場搶人大戰,出臺了對FRM持證人各種福利政策,尤其是北上廣城市。

而對于一線城市,例如北上深,落戶標準向來嚴苛,非高精尖人才想拿到戶口不容易。FRM人才在各大城市都已逐漸被列為*金融類人才,在落戶上享有優先權。

深圳,廣州,和*近剛剛宣布新政策的西安,FRM人才不僅可以方便落戶,還能收獲豐厚的安家補貼。

今年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次會議中,明確提出:放開或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等外資股比限制。 意味著對外資企業和機構的門檻降低,也就是說即將迎來外資大量進駐中國市場的局面。

對于FRM持證人們來說,這無疑是利好消息。FRM經歷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成為廣受國際認可的*金融類資格證書。而FRM之所以能獲得*的效力,原因還是在于FRM采用全球統一的考試標準,連考試語言都是全英文。

可以預見,在大量外資企業進駐之后,對熟知各類國際金融準則的,能勝任全英文工作環境的金融人才的需求量,將會是空前的,而很顯然,FRM持證人們,正是這些國際企業的不二之選。

FRM金融

上海

中國金融中心上海要打造國際化都市的創新優勢,建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從目前的人才需求來看,現在緊缺金融類人才來推動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設與發展,政府也必須在人才加大福利政策福利扶持。

上海市金融工作委員會和上海金融服務辦公室聯合下發紅頭文件,要求印發《上海金融領域“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對于上海金融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提出要求,對金融人才按能力做出分類。

繼人民日報多次推薦中國大學生和在職人士考FRM,這次政府文件中也明確指出,將取得國際*的資格認證FRM證書、CFA等人才列為上海金融領域“十三五”緊缺人才開發目錄,屬于業務類金融緊缺人才。

該規劃預計到2020年,上海金融從業人員達到45萬人左右,擁有金融風險管理師(FRM)等國際資格認證證書達到3.5萬張左右。列入中央和上海“千人計劃”、金才計劃,領軍人才和上海青年金才等計劃的金融人才比“十二五”期間有較大進步。對于目前的在校大學生和在職的FRM考生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機遇。

北京

北京市為吸引和鼓勵金融緊缺人才,以金融街為試點,大力發展金融人才建設,推出“首都16條”政策。

其中,明確指出對于擁有CFA、FRM等持證資格的,在個人所得稅方面給予優惠待遇并對于來京工作的可辦理調京手續并辦理本市區戶口,其子女可在京參加高考,錄取時與北京市戶籍考生享受同等待遇等方面給予照顧和便利等。

廣州

作為廣州金融業實現“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目標的關鍵所在,金融人才備受矚目。

根據金融業“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廣州市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達到12%以上。然而現實情況是,廣州市的金融從業人員約15萬人,相比北京的金融從業人員33萬人和上海32萬人,廣州市人才結構不合理,即便每年對于金融人才的引進與培養都有劇烈變化,但是廣州金融領軍人才、國際化金融人才仍然嚴重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