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A注冊管理會計師如何分析:資產百億譚魚頭的沒落

20208月中旬,潭魚頭關閉了成都大本營的*后一家店,從此承載了整整一代人味覺記憶、創下無數商業傳奇的譚魚頭招牌就此封存。13年前,譚魚頭創始人譚長安以20億財富進入福布斯富豪榜,但短短十幾年里,譚魚頭從頂峰到低谷,從員工上萬到分崩離析,從資產近百億到債務危機,從門店遍布大江南北到全部關閉,這個連鎖火鍋正式結束了自己的時代。

出道即巔峰的譚魚頭(融躍CMA)

譚長安于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魚頭雖然沒有多少肉,但卻可以拿來做火鍋,帶著這個靈感譚長安開始創業。譚魚頭成立之初,成都的一些火鍋商家重復使用火鍋油料,導致消費者強烈不滿,火鍋行業陷入*度蕭條之中。譚長安為解決當時情況,*推出一次性健康鍋底,并邀請前來就餐的顧客參觀火鍋底料的炒制和菜品的加工過程,甚至為擴大品牌美譽度,在媒體上進行了譚魚頭堅決抵制回收利用火鍋油不法行徑的宣傳,并*消費者一旦發現鍋底重復使用,便可獲得重金賠償。而譚魚頭也因其*和獨特口味,成功度過本次行業危機,且在消費者心中留下了*強的信譽度。(融躍CMA)

譚魚頭迅速躥紅后,開始以香港為起點布局港澳臺地區及海外市場,同時采用從北京開始轉戰東北、華北、西北、中原、華東、華南,然后再次回到西南的迂回包抄戰略。2004年,譚魚頭在重慶開設*直營店,自營旗艦店是譚魚頭在擴張路上的重要轉型,后來又相繼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實現了全國范圍內的統一生產、統一配送和統一品質。自營旗艦店+系統化戰略,讓譚魚頭一步步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融躍CMA)

譚魚頭隕落的原因

兩次資本上市均告失敗。為了上市,譚魚頭于2001年在香港成立譚魚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并隨后在銅鑼灣開設*家香港分店。香港譚魚頭自成立后,就嚴格按照上市規則運營。2009年,福記食品因現金流、人員流失等問題,在1019日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申請。若譚魚頭能拿下了福記食品,就意味著步入了資本市場。但由于消息的傳播,好多內地餐飲企業蜂擁而至,*終國資背景的安徽創投以6.58億港元的價格將福記收編,也意味著香港譚魚頭上市的*次失敗。第二次上市的經歷與*次比較類似。2011年,香港譚魚頭準備悄悄拿下維奧集團時,卻又被中廣核旗下中國鈾業發展公司以9.84億多港元走。譚魚頭兩次資本上市均已失敗告終。

掌權人遠離一線,不注重餐飲服務本質。自2014年,譚魚頭的掌權人譚長安就離開成都前往香港生活,直到今年疫情后。譚長安身為諾大企業的*,卻遠離了一線,無法掌握一手信息,減少了對顧客心理的把控,對于專心研究菜品變化等餐飲服務有所忽略,一味地追求上市,在兩次借殼上市失敗后,仍不終止上市決策。(融躍CMA)

簽訂對賭協議,盲目擴張。由于兩次借殼上市失敗后,譚魚頭準備自己IPO上市,并與一家香港風投公司簽訂對賭協議,協議要求:風投出2000萬美元,譚魚頭則需花3年的時間達到盈利目標,將公司做到上市。風投公司前期投入500萬美元,但潭頭魚按照2000萬美元的規模籌備、裝修、開店,甚至進行一些其他火鍋公司的股權投資,從而留下來1500萬美元的空缺,這直接造成了資金鏈的緊張。而此時一則豆腐塊報道,使譚長安的財務問題雪上加霜,他在銀行的信譽進一步降低,借錢變得更困難,所以到*后也沒有達到*步對賭協議的利潤規定,因此面臨高額的對賭賠款。譚魚頭資金回流不暢,企業負債開始攀升,直接影響到了各個門店的經營;同時,前期擴張太快的后遺癥也開始凸顯,一家又一家門店接連倒閉,國內火鍋行業霸主也正式結束了自己的時代。

譚魚頭的起落就像一個橢圓形的跑道,兜兜轉轉23年*終又回到了原點。雖然它的隕落看似源于對上市的執念,但實際上從開始不注重餐飲服務的本質選擇資本,以及錯估形式這一連串錯誤觀念,才是造成譚魚頭消亡的罪魁禍首。

參考資料:

i黑馬《譚魚頭創始人:我是如何把近百億資產譚魚頭做垮的!》

餐飲法務官《近百億資產的譚魚頭倒閉,創始人自述:賭贏了見人就給10萬》

搜狐共享歷史故事《告別譚魚頭譚長安:我不后悔 》

*商業智庫《比海底撈還牛!如今破產倒閉,創始人成為老賴,他是如何搞垮一家百億公司的?》

即刻國際《【即刻剖析】一個豆腐塊,為什么成了壓垮譚魚頭餐飲帝國的*后一顆稻草?》

免責聲明

獨享,不如眾享

本文轉載自CMA訂閱號,分享目的重在轉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