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了解或者從事過的風險管理有這樣幾種:項目評估、風險管理框架搭建、項目跟蹤(運營、系統等)。這里更多是對于項目風險評估及管理的一些分享,如果期望看到編程、代碼或者建模的同學,就可以跳過啦~

一、項目評估

一般在項目一線以及中后臺都會配備這樣的崗位或者具備這樣的功能,負責對項目進行盡調、可研等方面,當然,一線人員會多一些出差的機會。經常出出差,與不同的項目人員打交道,看看各路資本,聽他們吹吹市場上的各種新聞,也是樂事一件。這樣的出差一般都是短差,每天高鐵來回的那種,有段時間po主的高鐵票快湊成一副撲克牌了~而中后臺的風險管理,則更多的是與項目進行溝通,對項目進行風險的評估。

真正幫助我建立風險管理的評估邏輯的,還是FRM的學習過程,它促使我從不同的方面對風險進行劃分和考慮,能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對風險進行衡量與控制,受益良多。對風險管理有興趣又不太了解的小朋友們,可以通過這個證書增加對這個工作的了解。

對項目進行評估是較為綜合的工作,涉及定性與定量的分析,需要考慮到宏觀經濟、行業、類比公司、業務模式、財務、內控等等方面,并根據長期的積累,*全部凝結在一篇評估報告中。

報告有什么用?有用,但也沒用。說它有用,不是在于對某某管理層提供什么決策依據,*重要的,是自己能對不同的業務有個態度,能培養自己對不同行業的敏感性及分析的邏輯,這是*寶貴的積累;說它沒用,有時候做不做業務也不是風險分析說了算,更多的可能是不同項目領導之間的溝通技巧與博弈(仰天長嘯:風險管理的獨立性何在)。

有審批權不能完全說就是好事,因為有時候不同項目人員會來施壓,這是很考驗溝通能力的時候,如何抽絲剝繭說明問題的關鍵點并能通過博弈達到風險管理的效果*為重要,自己做做,就會更有體會。

Po主時間待得*長的,就是事前評估這一塊,評估的時候也有遇到想忽略風險含煳過去的業務領導,這時候可一定要堅持原則或者能拿到相應授權。另外,應酬或者直接與客戶溝通這一塊,確實比較少。但有時候碰到比較急的項目,加班比較多。特別是前一天晚上給幾百M的文字資料,第二天就找你要評估結果的,我只想說:

二、風險管理框架搭建

關于風險管理系統的搭建,這里更多的是指邏輯上而非技術上的。*近看了下市場上風險管理人員的需求,其中有一點就是“風險管理框架的搭建”,或者有些其他的衍生,例如某種業務的風險評價體系或者風險評估標準,待遇普遍在三到五千一個月。

這里可能有一個誤區這類框架的搭建是需要具備一定積累或者業務經驗的,并且已經形成了相應的分析邏輯及具有一定風險管理的手段。對一個有經驗的風險管理人員的待遇,這個肯定是低了點,當然也看地區。對于有成熟的風險管理框架的細分行業,比如銀行,應屆生的待遇差不多是這個數。

這里可能也算是風險管理職業發展的一個痛點,門外人認為風險管理可有可無,評估什么項目只看看對方的財務狀況即可,但是真正的風險管理包羅萬象,還會涉及到很多金融、法務、公司治理等等方面,絕非簡單的一些數據以及簡單的文字就可以體現。

三、項目跟蹤

項目跟蹤,是項目開展之后對于項目各方面潛在風險點的關注。*常見的,是運用不同的系統對項目運行的數據進行跟蹤,涉及不同金融產品,具體到操作。這樣的工作性質涉及外盤的,有些會有夜班的要求。

如果對這個介意的,求職的時候一定要問清楚。這樣的工作性質被動性會多一些,因為產品或者項目的“線”是在產品設計時就形成的,這樣的崗位操作性更強一些。還有些是對項目進行實地的跟蹤,看看項目實施進展,比如某個樓盤到底建設到什么階段、某些市政道路到底開工沒有,或者資金回收情況。

項目多的話,會有一定的出差頻率,也會做做“小飛人”。在后續的跟蹤,如果暴露出風險,也是考察風險處置能力的時候,處置手段的多樣性和資金的回收是對風險管理效果的直接標準。但這個部分po主接觸不夠深入,期待大家都來說說。

總體來說,風險管理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性也印證了這個工作的收入不會特別高,也有可能是po主接觸到的人有限所致。簡單的聊聊到此作罷,期待大家的進一步分享。

看了之后你想想體驗一下金融風險管理行業呢?機會來了!FRM考試報名今天開始,趕快來報名吧!》》》報名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