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要素的計量中的公允價值計量是什么?在CGFT考試中的會計知識要知道的,今天小編給你說說!

會計要素在計量時可供選擇的計量屬性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

在這種情況下,引入公允價值,更能反映企業的現實情況,對投資人等財務報告使用者的決策更加有用,而且也只有如此,我們才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

在引入公允價值的過程中,會計準則充分考慮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允價值應用的三個級次;

第?一,存在活躍市場的資產或負債,活躍市場中的報價應當用于確定其公允價值;

第二,不存在活躍市場的,參考熟悉情況并自愿交易的各方*近進行的市場交易中使用的價格或參照實質上相同的其他資產或負債的當前公允價值;

第三,不存在活躍市場,且不滿足上述兩個條件的,應當采用估值技術等確定其公允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引入公允價值是適度、謹慎和有條件的。原因是考慮到我國尚屬新興的市場經濟國家,如果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價值,則有可能出現人為操作利潤的現象。因此,在投資性房地產和生物資產等具體準則中規定,只有存在活躍市場、公允價值能夠獲得并可靠計量的情況下,才能采用公允價值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