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是CMA P2科目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作為管理會計也是要知道財務知識的那你知道財報中的獲利能力分析嗎?考試大綱是怎樣要求的呢?我們一起看看!

1、財務報表中一個或多個項目的變化會對總資產回報率產生怎樣的影響。結合總資產回報率公司理解解釋。
2、確認在計算利潤時應考慮的因素,包括估計、會計方法、披露動機以及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考慮影響公司比率的多種不同因素。
3、銷售與收入的來源、穩定性以及趨勢的重要性。重要的考慮因素包括:
(1)產品的需求彈性(消費者對產品價格的變化會作何反應)。
(2)企業在引人新產品和服務時,對這些產品和服務的需求趨勢作出預測的能力。
(3)競爭程度。
(4)客戶集中度,以及對單一行業或單一客戶的依存度(如政府承包商)。
(5)對少數銷售代表的依賴程度。
(6)市場區域多樣化的程度。
4、理解收入與應收賬款、收入與存貨之間的關系。
(1)收入與應收賬款的關系。
通常,公司的非現金銷售(收入)作為應收賬款入賬。應收賬款背后的隱含假設是:該筆收入必須已賺得,將予以確認。如果公司不恰當地提前確認收入,凈利潤將被估,資產負債表上的流動資產也會被高估。如果應收賬款增加,但銷售并未相應增加,這可能意味著從客戶處收回款項出現了問題。
(2)收入與存貨的關系。
由于商品流通企業和制造企業主要通過商品的銷售賺取收入,因此,收入的增加可能對應存貨的增多。
如果存貨余額增加但銷售額并未增加,這可能是一個不好的信號,意味著公司的存貨管理可能存在問題。
5、確定并分析收入確認和計量方法的變化對收入的影響。
(1)估計:收益的確定往往依賴于對未來事件及其結果的估計。例如資產使用壽命估計影響折舊費用、壞賬準備的估值影響壞賬費用,進而影響公司的收益。
(2)會計方法:由于管理層可以自主選擇會計方法,因此對收益有較大的影響。例如,存貨的計價方法采用*先出法和后進先出法對存貨計價,對本期的收益和期末的存貨余額都有不同的影響。理解和評估使用一種會計原則或方法,而不是其他會計原則和方法很重要。同時,分析師需要考慮到會計政策的選擇對各種財務比率所造成的這些影響。
(3)披露動機:對營運結果和公司分部的資產基礎等信息的披露程度可能有很大差異。一方面公司的信息披露的越多,越能更好地了解公司的狀況,股票價格能夠更*地反映公司的公允價值。另外一方面,某些信息可能會被競爭對手利用,披露這類信息不符合管理層的zui大利益,因此信息可能無法得到充分的披露。
使用者的不同需要:債權人、投資者、監管者、管理層等對財務報表分析具有不同的需求。
6、定義并實施變動性分析(隨時間推移發生的變動百分比)。變動性分析也成為趨勢分析或者水平比較報表,它是比較同一公司在不同時期的主要財務報表值或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