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CMA被引進我國后,就總能出現各種聲音,有認可聲,也有質疑聲。

對于一個剛剛被引進我國十多年的考試來說,存在爭議的聲音很正常,正所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CMA也會用包容的態度對待那些不被看好的聲音。今天融躍CMA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位融躍老學員的故事。

這位學生是CMA證書真實的受益者,他用自己親身經歷進行反駁那些質疑的聲音。

網上傳聞“cma聽說很坑?”

別聽他們瞎說,我就是受益者!

朋友們好,我是在兩年前拿到的CMA認證。很多人問我,為什么要考CMA,我也問過自己這個問題。那為什么要報考CMA呢,單純為了升職加薪嗎?仔細想想,還真不是,我報考CMA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更好的管理和發展自身的能力。

我本身是一家大型制造企業的業務經理,由于工作需要,我需要到財務部進行輪崗,這也是我們公司的特色,定期去不同的部門進行輪崗,是為了更好的了解公司的全部工作業務。剛到財務部說實話,真心不習慣,正所謂隔行如隔山,看著財務部的所有工作我的腦袋都大了。但是沒關系,想要做一名好的管理者,自然要干一行愛一行。

我本身是業務經理,所以對于財務來說,我所具有的優勢就是對公司業務很了解,我雖對財務知識不是很了解,但我知道融躍,因為我的太太是融躍的忠實粉絲,她是學財務的,對于一系列我不熟悉財務流程和知識,她會的都會告訴我,想著我應該考個有關財務的證書,就問了我太太,她認為我不會一直做財務,那就考個有助于業務、管理和財務的證書,這個證書就是CMA。

初次聽說CMA考試,還覺得和CPA有什么聯系,雖然不是財務專業,但我太太在備考CPA,所以還是了解些皮毛。原來CMA是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其含金量還是很高的,特別是對于我這種在一線城市,還在大型企業的人來說尤為受歡迎。在我太太的推薦下,我選擇學習融躍CMA課程,我太太說,CMA難度其實不小,讓我做好心理準備,我還是零基礎考生,備考時間會長一些。我倒是覺得無所謂,不難就說明含金量不高,難才會體現CMA認證證書的價值。

我開始了為期8個月的備考之旅,這8個月還真有點難熬,但在不斷的學習CMA知識的過程中,不僅幫助了我工作,我還體會出了CMA對我的真正價值。業務和財務有一定的關聯之處,用老師的話說,不懂業務的財務不是好財務,而我的先決條件就是懂業務。其次,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可以將業務融入到財務中。*后,我會用管理會計的理念和知識來進行開展業務。

8個月后,我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P1和P2兩個科目。雖然,我暫時得不到CMA認證,但經此一事,我已經對財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相信會在不久的幾年內,我也會從事管理會計或者財務管理的工作,到那時我就會拿到認證證書,成為一名懂業務的好財務。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考生經驗,想要獲取更多CMA考試時間等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融躍C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