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融躍教育
2021-08-06 09:06:28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金融科技正在重塑金融行業生態,“無科技不金融”已基本成為行業共識。值得關注的是,在傳統金融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的同時,行業對復合型金融科技人才的需求也愈發強烈。那么該如何打造“懂科技+懂金融”的復合型金融科技人才隊伍?
7月27日,“CGFT*說”第二期特別邀請CGFT項目管理辦公室黃錦良老師,為大家作了“數字經濟時代金融科技發展與人才戰略”的主題分享。該活動受到同學們廣泛關注,同時逾數千人在CGFT辦公室及各授權合作伙伴直播平臺在線觀看。隨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并迅速走進了金融領域。基于金融行業數據龐大等天然特征,新技術的演進往往*從金融領域開始。于是,漸漸地“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等等這些詞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金融科技、科技金融,這兩個詞經常被混著用,他們究竟是一回事嗎?如果不是,那這二者之間的區別在哪里?針對很多人的疑問,黃老師特意做了分析比較,他從要實現的目標、落腳點、參與主體、實現方式和產品(場景)等多個維度理清了兩者區別。

2016年3月,金融穩定理事會(FSB)稱,“金融科技是一種足以引發金融界創新海嘯的科技手段,它已經并將繼續對產品服務、商業模式、經營理念等帶來深刻變革,對整個金融市場及提供金融服務的機構都具有顯著性影響”。以中國為例,縱觀我國金融科技發展史,可以清晰的看到,金融科技迅猛發展帶來了金融業務和商業模式等一系列的變革,其影響也在向著行業相關領域個鏈條滲透,并帶來一系列改變。
一、全球及中國金融科技發展浪潮已經形成,不可逆轉!
信息技術與金融業務深度融合,已成為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數字經濟被視為全球經濟復蘇新引擎。
二、從中央等到地方,支持金融科技發展政策頻頻出臺。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共有兩處提及金融科技;央行金融科技委明確2021年將出臺新階段金融科技發展規劃。
三、各金融機構投入不斷增加,金融科技子公司成立如雨后春筍。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1年4月9日,央行及持牌金融機構共成立科技子公司45家。
四、中國高等院校紛紛開設金融科技專業。
截至2020年,已有20多所高校開設了該專業。
五、行業洞見,無科技不金融
整體來看,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業內常稱為ABCD)是當前金融科技企業主要應用的核心技術。這些研發較早、發展相對成熟的技術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在金融科技的不同領域。其中,大數據通常被認為是所有科技的支點和金融服務的基礎,在金融科技領域也是應用*廣泛、發展*成熟的技術。人工智能在金融科技領域也有相當廣泛的應用,對傳統金融服務進行智能化改造能夠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并降低信用風險,其應用廣泛性僅次于大數據,但其未來應用更受看好。云計算成為推動信息資源實現按需供給、促進信息技術和數據資源充分利用的關鍵手段。區塊鏈目前在數字貨幣、支付清算、資產證券化、供應鏈金融、銀行征信等場景已有實際的落地嘗試。
聲明:本文章為學習相關信息展示文章,非課程及服務內容文章,產品及服務詳情可咨詢網站客服微信。
文章轉載須注明來源,文章素材來源于網絡,若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