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FT財務分析中波特五力模型指哪些內容?邁克爾·波特(Michael E.Porter)在《競爭戰略》一書中為分析影響行業利潤的經濟因素提供了便利的框架。波特把這些因素分為五種主要力量,系統而全面地應用了經濟工具來對行業進行徹底的分析。在現有的經濟環境中,五力模型仍然能夠靈活地適應新的經濟概念,有效預測行業的利潤水平。
波特指出,一個行業的zui終利潤水平是由五種基本競爭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行業競爭狀態所決定的。行業結構分析是確立競爭戰略的基石,一個企業的競爭戰略目標在于使企業在行業內部處于zui佳定位,保衛自己,抗擊五種競爭作用力,或根據自己的意愿來影響。

1.現有企業間的競爭
在同一行業的企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相互制約的關系,一個企業的行為往往會影響行業中其他企業的經營活動。行業內現有企業間的競爭通常是五種競爭力量中zui強大的。為了贏得市場份額和顧客的認可,它們通常會進行激烈的競爭。對大多數行業來說,總體竟爭程度和盈利水平主要取決于同行業企業之間的競爭。同行業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表現為價格競爭、廣告、產品創新和售后服務等方面。
2.潛在進入者
如果某行業能賺取超額利潤,那么,這個行業對潛在進入者來說就是*具有吸引力。除非新進入者的加入遭到外在因素的阻礙,否則利潤率就會下降到一般的競爭性獲利水平。行業的一個新進入者對于現存的企業而言是一種競爭威脅。進人者增加了新的生產能力,并且潛在地侵蝕了現有企業的市場份額。新進入者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兩個問題就是:進入壁皇和現有廠商對新進入者的反應強度。進入壁壘是指使新進入者很難打開市場或在市場上處于劣勢地位的因素。
3.替代品
目前,在很多行業中,企業不僅需要與同行業的產品競爭而且需要同其他領域生產替代品的企業進行激烈的競爭。競爭的結果可能是替代品永遠取代現有的產品。但通常情況下,替代品并不能完全取代現有產品,但卻引入了新技術或降低了生產成本。因此,低成本替代品的存在較大程度地限制了行業的利潤水平。替代品價格成為現有產品的潛在上限,當替代品的相對價格降低或顧客的轉換成本降低時,顧客則可能放棄現有產品,因此現有產品受到的來自替代品的競爭壓力將更大。但如果某種產品不存在近似的替代產品,
4.供方的討價還價能力
在很多行業中,供應商的討價還價能力是競爭強度的重要影響因素,并且會進一步影響這一行業的潛在利潤。供應商和生產商能否獲得收益并增強長期獲利能力通常取決于物資價格的合理性,質量水平,新服務項目的開發、送貨及庫存的成本。
供應商對下游行業競爭力量強弱取決于供應商所在行業的市場狀況和提供商品的重要性。一旦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是一種標準商品,可以通過開放市場由大量具有巨大生產能力的供應商提供,那么與供應商相關的競爭壓力一般較小。如果供應商所提供的產品占其下游行業產品成本很大的比例,從而對該行業的產品生產過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或者對該行業的產品質量有著明顯的影響,那么供應商對下游行業的競爭過程產生重大影響。
5.購買者的討價還價能力
購買者在價格、質量、服務或者其他的銷售條款上的談判優勢,都能使他成為一種強大的競爭力量,因為購買者可以通過壓低價格,爭取更高質量或更好的服務,使得競爭者之間相互競爭而影響產業并降低產業的盈利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