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FT中云數據庫的特性有哪些?云數據庫是部署和虛擬化在云計算環境中的數據庫。云數據庫是在云計算的大背景下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興的共享基礎架構的方法,它*大地增強了數據庫的存儲能力,消除了人員、硬件、軟件的重復配置,讓軟、硬件升級變得更加容易,同時,也虛擬化了許多后端功能。云數據庫具高高可擴展性、高可用性、采用多租形式和支持資源有效分發等特點。
云數據庫具有以下特性。
1.動態可擴展
理論上,云數據庫具有無限可擴展性,可以滿足不斷增加的數據存儲需求。在面對不斷變化的條件時,云數據庫可以表現出很好的彈性。例如,對于一個從事產品零售的電子商務公司,會存在季節性或突發性的產品需求變化,或者對于類似Animoto的網絡社區站點,可能會經歷一個指數級的用戶增長階段,這時,就可以分配額外的數據庫存儲資源來處理增加的需求,這個過程只需要幾分鐘。一旦需求過去以后,就可以立即釋放這些資源。
2.高可用性
不存在單點失效問題。如果一個節點失效了,剩余的節點就會接管未完成的事務。而且,在云數據庫中,數據通常是穴余存儲的,在地理上也是分布的。諸如Google、Amazon和IBM等大型云計算供應商,具有分布在世界范圍內的數據中心,通過在不同地理區間內進行數據復制,可以提供高水平的容錯能力。例如,Amazon SimpleDB會在不同的區域內進行數據復制,因此,即使某個區域內的云設施發生失效,也可以*數據繼續可用。
3.較低的使用代價
通常采用多租戶(Multi-tenancy)的形式,同時為多個用戶提供服務,這種共享資源的形式對于用戶而言可以節省開銷,而且,用戶采用“按需付費”的方式使用云計算環境中的各種軟、硬件資源,不會產生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另外,云數據庫底層存儲通常采用大量廉價的商業服務器,這也大大降低了用戶開銷。騰訊云數據庫官方公布的資料顯示,當實現類似的數據庫性能時,如果采用自己投資自建MySQL的方式,則單價為每臺每天50.6元,實現雙機容災需要2臺,即101.2元/天,平均存儲成本是0.25元每GB每天,平均1元可獲得的QPS(Query Per Second)為24次/秒;而如果采用騰訊云數據庫產品,企業不需要投入任何初期建設成本,成本僅為72元天,平均存儲成本為0.18元每GB每天,平均1元可獲得的QPS為83次/秒,相對于自建,云數據庫平均1元獲得的QPS提高為原來的346%,具有*高的性價比。
4.易用性
使用云數據庫的用戶不用控制運行原始數據庫的機器,也不必了解它身在何處。用戶只需要一個有效的連接字符串(URL)就可以開始使用云數據庫,而且就像使用本地數據庫一樣。許多基于MySQL的云數據庫產品(如騰訊云數據庫、阿里云RDS等),完全兼容MySQL協議,用戶可通過基于MySQL協議的客戶端或者API訪問實例。用戶可無縫地將原有MySQL應用遷移到云存儲平臺,無需進行任何代碼改造。
5.高性能
采用大型分布式存儲服務集群,支撐海量數據訪間,多機房自動沉余備份,自動讀寫分離。
6.免維護
用戶不需要關注后端機器及數據庫的穩定性、網絡問題、機房災難、單庫壓力等各種風險,云數據庫服務商提供7×24小時的專業服務,擴容和遷移對用戶透明且不影響服務,并且可以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立體式監控,用戶無需半夜去處理數據庫故障。
7.安全
提供數據隔離,不同應用的數據會存在于不同的數據庫中而不會相互影響;提供安全性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并拒絕惡意攻擊性訪問;數據提供多點備份,確保不會發生數據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