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FT是科技分析師,在工作中不可可少的運用到大數據說起BASE(Basically Availble,Soft-state,Eventual consistency),不得不談到ACID,一個數據庫事務具有ACID四性。

·A(Atomicity):原子性。它是指事務必須是原子工作單元,對于其數據修改,要么全都執行,要么全部不執行
·C(Consistency):一致性。它是指事務在完成時,必須使所有的數據都保持一致狀態。
·I(Isolation):隔離性。它是指由并發事務所做的修改必須與任何其他并發事務所做的修改隔離。
·D(Durability):持久性。它是指事務完成之后,它對于系統的影響是*性的,該修改即使出現致命的系統故障也將一直保持。
關系數據庫系統中設計了復雜的事務管理機制來*事務在執行過程中嚴格滿足ACID四性要求。
關系數據庫的事務機制較好地滿足了銀行等領域對數據一致性的要求,因此,得到了廣泛的商業應用。
但是,NoSQL數據庫通常應用于Web2.0網站等場景中,對數據一致性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而是強調系統的高可用性,因此,為了獲得系統的高可用性,可以考慮適當輛牲一致性或分區容忍性。
BASE的基本思想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完全不同于ACID模型,BASE犧牲了高一致性,從而獲得可用性或可靠性,Cassandra系統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有意思的是,單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二者有點“水火不容”,BASE的英文意義是堿,而ACID的英文含義是酸。BASE的基本含義是基本可用(Basically Availble)、軟狀態(Soft-state)和zui終一致性(Eventual consistenc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