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的快速應用與發展使得金融行業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傳統崗位如客服、柜員已被逐步替代。與之相反,有近40%的公司增加了金融科技人才編制(CGFT),新生崗位對金融人才的知識結構、科技素養與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從今年各家銀行的校招崗位來看,金融科技人才仍然是香餑餑。比如建信金科3月份春招發布500個崗位,7月16日再次面向社會招聘,主要涵蓋區塊鏈開發類、云計算類、數據庫開發類、移動應用開發類、平臺系統開發類、軟件測試開發類等。

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產生的“蝴蝶效應”不僅影響了從業者能力要求變化、金融行業崗位的增減,也給當前金融人才培養模式帶來深遠影響——培養適合金融科技領域的人才,不僅要注重數量,更關鍵的還是質量。有業內人士指出,對于IT方面的要求銀行越來越嚴格,希望員工能夠下沉到技術領域而不僅僅停留在金融方面的業務應用。“不少銀行已開始全員營造數據文化,一方面加大在技術上的投入,另一方面通過各類的培訓,提升員工的專業技術能力。”
就連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也明確指出,“制定金融科技人才培養計劃……造就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專業人才,優化金融業人員結構,為金融科技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業內*看來,培養金融科技人才(CGFT)應從企業和機構的實際需求出發,培養一批既懂得前沿的金融科技理論技術,又能將技術應用到實際業務中的人才。
聲明:本文章為學習相關信息展示文章,非課程及服務內容文章,產品及服務詳情可咨詢網站客服微信。
文章轉載須注明來源,文章素材來源于網絡,若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