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一級衍生品你知道你學習了哪些知識嗎?面對CFA二級知識,你是不是不知道該怎么辦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案例,先了解一下大概!
2月21日,證監會與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發布公告,允許符合條件的試
點商業銀行和具備投資管理能力的保險機構,參與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國債期貨交易。

*批試點機構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證監會、財政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將發揮跨部委協調機制作用,加強監管合作和信息共享,分批推進商業銀行和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市場,促進國債期貨市場健康發展。商業銀行和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交易,可滿足其風險管理需求,豐富投資產品類型,提升債券資產管理水平。
同時,也有助于豐富市場投資者結構,促進國債期貨市場平穩有序發展。
國債期貨是銀行用于利率風險管理的。作為利率期貨的一個主要品種,是指買賣雙方通過有組織的交易場所,約定在未來特定時間,按預先確定的價格和數量進行券款交收的國債交易方式。在國際市場上,國債期貨是歷史*、運作成熟的基礎類金融衍生產品之一。
從成熟國家國債期貨市場的運行經驗來看,國債期貨在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活躍債券現貨市場交易、促進國債發行、完善基準利率體系等方面發揮著一定作用。
國債期貨合約設計中采用了國際上通用的名義標準券概念。所謂“名義標準券”(HypotheticalStandardizedBond)是指票面利率標準化、具有固定期限的假想券。名義標準券設計的*功能在于,可以擴大可交割國債的范圍,增強價格的抗操縱性,減小交割時的逼倉風險。
實物交割模式下,如果期貨合約的賣方沒有在合約到期前平倉,理論上需要用“名義標準券”去履約。但現實中“名義標準券”并不存在,因而交易所會規定,現實中存在的、滿足一定期限要求的一籃子國債均可進行交割。

在交割過程中,各個可交割國債的票面利率、到期時間各不相同,因此,必須確認各種可交割國債和“名義標準券”之間的轉換比例,這就是轉換因子Conversionfactor(CF),在交割的一籃子債券中,每只債券都會給一個對應的CF,是交易所提供的,目的是讓可交割的債券價格大致相等。實際交割的價格=國債期貨報價Quotedfuturesprice(QFP)xCF。
這些在CFA二級知識衍生品中都會學到,快來跟我學習CFA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