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優化備考時間

?時間規劃?:建議3-5個月完成備考,在職或學生可每天投入3-4小時,聚焦高效利用碎片時間(如早晚學習)。

?階段拆分?:采用“基礎學習(1-2個月)+強化復習(1個月)+沖刺模考(1個月)”策略,避免拖延并保證每日進度。

二、科目優先級與時間分配

1.高權重科目優先

道德與專業準則(15%-20%):內容抽象但占比高,需優先學習并貫穿備考全程。建議每天花1小時閱讀道德手冊,結合案例理解準則應用。

財務報表分析(11%-14%):知識點繁雜,需投入最多時間(建議每周10-12小時),重點掌握會計處理對報表的影響及分析框架。

固定收益(11%-14%)和權益投資(11%-14%):計算與概念并重,需通過刷題鞏固公式(如久期、債券估值)。

投資組合管理(8%-12%):理解CAPM模型和風險衡量方法,結合案例分析實際應用。

2.低權重科目速攻

衍生品(5%-8%)和另類投資(7%-10%):內容獨立且邏輯性強,可集中2-3天突破,重點記憶定義和分類。

經濟學(6%-9%)和定量分析(6%-9%):經濟學側重宏觀框架,定量分析需掌握統計基礎(如概率分布、回歸分析),可通過思維導圖梳理邏輯。

三、高效學習方法

1.?理解優先于記憶?:避免死記硬背公式概念,需通過思維導圖構建知識框架(如貨幣時間價值體系化),強化邏輯關聯以減少遺忘。

2.?首輪學習?:以網課為主(1.5-2倍速),每章節結束后立即梳理框架并做總結,確保基礎扎實。

3.?刷題策略?:直接做官方教材課后題和Mock題(風格最接近真題),每章節學完即練,錯題歸類并補入筆記,正確率達70%以上即可進入下一階段。

四、重點抓大放小

1.?核心科目投入?:財報、道德、固收和權益占總分60%以上,需“往死里磕”;另類投資和衍生品權重低,僅需識記概念混個臉熟。

2.?時間分配?:道德和財報各占20%學習時間,數量與固收各15%,其余科目分配剩余30%,避免在細節鉆牛角尖。

五、核心學習資料與工具

1.官方教材與課后題

官方教材課后題是備考核心,需至少刷2遍,第一遍按章節做題,第二遍限時模擬考試環境。

道德部分需精讀道德手冊,結合案例理解準則,避免死記硬背。

2.高效輔助資料

Kaplan Notes/Schweser Notes:濃縮教材精華,適合快速搭建知識框架,但需補充官方教材例題。

融躍思維導圖:幫助串聯知識點,形成邏輯鏈,減少記憶負擔。

金融計算器操作指南:熟練掌握計算器功能(如現金流計算、年金折現),提高解題速度。

3.刷題策略

Mock題:考前1個月做近3年Mock題,模擬真實考試節奏,分析錯題原因。

錯題本:記錄高頻錯題和易混淆概念,考前集中復習。

題庫選擇:優先做官方題和經典題,避免盲目刷偏題怪題。

自學建議僅限基礎強且時間充裕者(金融專業或英語佳),需自律完成資料搜集和總結,?報班學習適合時間有限或基礎弱者,節省資料整理時間并提供社群監督,避免孤軍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