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 APEC 峰會提出,中國將進一步擴大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繼續大幅放寬市場準入,主動擴大進口,歡迎和鼓勵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在這一方向指引下,相信未來金融領域將迎來更大風口。隨著國外金融機構不斷進駐中國市場,中國市場金融人才缺口將進一步加大。

CFA

中國缺什么樣的*金融人才?

相關行業分析報告指出,在職金融從業者中,人才素質參差不齊,成為制約國內金融業發展的一大因素。緊缺的具有過硬專業技能、豐富實戰經驗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

2017年1月,《上海金融領域“十三五”人才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上海目標擁有45萬金融從業人員,具有海外留學、工作經歷和具有外資金融機構工作經歷的人才占金融從業人員比例有較大幅度提升,金融從業人員擁有國際資格認證證書達到3.5萬張左右。

作為金融領域*證的 CFA 證書,受到了官方媒體——人民日報的大力推崇。

2015年,人民日報發文推出10種含金量比較資格證書,CFA 排名第三。

2016年,人民日報推出13個含金量*的資格證書,再度點名 CFA。

2017年2月,人民日報推出55項含金量超高的職業資格考試,CFA 位列其中。

2017年3月,人民日報又推出未來含金量*的十大資格證,CFA 上榜。

2018年10月10日人民日報發文稱,我國金融風險管理人才相對匱乏,尤其缺少兩種類型的*人才:

一是熟悉金融業務,掌握金融風險管理知識,具有較強金融風險意識和風險規避管理技能,精通金融風險控制實務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是理論功底扎實,具有較強宏觀經濟金融形勢分析能力及風險預判能力,在應對金融風險時能提出有價值的對策建議的高層次研究型人才。

而CFA成為涵蓋兩方面的專業性金融知識和技能的課程,符合國家對金融性人才的要求,解決國內外市場對*金融崗位的緊缺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