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A一級財報中有許許多多的知識,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知識點,那是什么呢?它就是遞延所得稅!相關的知識告訴你讓你備考CFA不在困難!

什么是遞延所得稅呢?遞延所得稅是指按照所得稅準則規定,應予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在期末應有的金額相對于原已確認金額之間的差額,即遞延所得稅資產及遞延所得稅負債當期發生額的綜合結果。

遞延所得稅的計算公式

遞延所得稅=(期末遞延所得稅負債-期初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遞延所得稅資產-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

應予說明的是,企業因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產生的遞延所得稅,一般應當記入所得稅費用,但以下兩種情況除外:

一是某項交易或事項按照會計準則規定應計入所有者權益的,由該交易或事項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及其變化亦應計入所有者權益,不構成利潤表中的遞延所得稅費用(或收益)。

可能光說理論大家對此也是懵懵懂懂的,給大家用示例給你講講就明白了!

例如,某企業持有一項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為1000萬元,會計期末,其公允價值為1500萬元,如計稅基礎仍維持1000萬元不變,該計稅基礎與其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500萬元即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該企業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假設除該事項外,該企業不存在其他會計與稅收之間的差異,且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不存在期初余額。


會計期末在確認500萬元的公允價值變動時: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50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500

確認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時: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1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12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