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躍邀請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同學,FRM一級通過,20天備考ACCA BT直接80分拿下,同時還在備考CFA,同樣的大學,不一樣的精力,讓我們一起來Winnie同學給我們帶來的精彩分享吧~

大家好,我是Winnie,來自蘇州大學,目前是金融專業大二在讀生。
我一直對財經領域充滿興趣,因此在大學期間積極拓展學習方向,目前已取得FRM一級成績,并以80分的高分成績通過ACCA BT這個科目,同時在備考ACCA、CFA。
在學業方面,我保持了較好的成績表現,專業課績點3.9/4.0。這讓我更加堅定了未來在金融與數據分析交叉領域深耕的方向。未來,我希望能繼續攻讀研究生,并在國際金融機構或咨詢公司從事風險管理與財務分析相關崗位。
1、學習ACCA原因
我選擇學習ACCA,主要有三個原因:
1. 體系完整:ACCA覆蓋了會計、財務、審計、戰略管理等多個模塊,可以系統地提升我對企業運作的理解。
2. 國際認可度高:它是國際會計領域*含金量的證書之一,對未來無論是深造還是就業都有很大幫助。
3.與職業規劃契合:我未來想走國際金融與數據分析方向,ACCA的知識體系與FRM、CFA等證書相輔相成,能幫助我建立更全面的知識結構。
2、ACCA經驗分享
我目前已通過ACCA的BT科目(Business and Technology),以下是我個人的備考過程與經驗,備考總周期:約20天。
學習安排:
前12天:看完基礎課程并完成課后習題;后8天:集中重做錯題 + 模擬卷練習。復習資料:主要使用融躍課程教材與練習冊,同時參考了ACCA官網的Practice Platform題庫。
學習方式:
每天平均學習4小時,每學完一章就整理筆記一次,把概念、定義和易混點總結下來;第二次整理筆記在考前,對mock錯題進行復盤和總結,確保理解出題邏輯。
刷題策略:
錯題全部記錄在筆記本上,反復回顧直到完全掌握。
學習建議:BT科目雖然是入門課,但考察的概念多、細節雜,一定要以理解為主、記憶為輔。不要死記硬背definition,而要結合案例思考管理者的邏輯。
3、ACCA證書收獲
1.學習ACCA讓我不僅掌握了會計與財務的框架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系統思維與邏輯分析能力。
2.在備考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規劃時間、制定復習節奏,這種自律和執行力的提升,也讓我在大學學習中更加高效。
3.同時,ACCA的國際視角讓我對未來職業路徑有了更清晰的認知——我希望將來能將財務、數據與風險管理相結合,在更廣闊的領域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
4、ACCA學習建議
給學弟學妹的建議:
1. 打好基礎:BT是入門科,務必理解透徹,它決定后續學習效率。
2. 制定計劃:短期沖刺可以,但要保證每天學習的連續性。
3. 注重錯題復盤:錯題比新題更能反映問題,建議單獨整理錯題集。
4. 不盲目刷題:做題貴在精而不在多,理解每道題背后的考點邏輯。
5. 保持信心與節奏:備考ACCA是一場長跑,堅持比速度更重要。
對融躍的寄語:感謝融躍提供的系統課程和完善資料,讓我在短時間內高效備考并順利通過BT。老師講解深入淺出,mock題講評幫助我找到復習重點。希望融躍未來能繼續推出更多互動式課程,幫助更多像我一樣的學生高效學習,一起實現更大的成長與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