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過ACCA MA才知道的5個坑:考試經驗總結

ACCA Management Accounting (MA)被普遍認為是BT-LW科目中相對較難的科目,有不少考生因踩坑而掛科或低分飄過。作為一門計算與理論并重的科目,MA的備考需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避免走彎路。本文結合了一些高分考生的經驗,總結了5個最常見的“坑”,幫助你在備考MA時少走彎路,高效通關!

、輕視理論題,只刷計算題

很多考生誤以為MA是“純計算”科目,把大部分時間花在練習差異分析(Variance Analysis)、成本計算(Costing)等計算題上,卻忽略了理論概念(如預算方法、績效評估)的復習。

考試中理論題占比約30%-40%,尤其是選擇題(Section A),涉及大量概念辨析(如邊際成本法 vs 吸收成本法)。部分考生計算題正確率高,但因理論題失分過多,最終成績卡在48-49分。

避坑建議

建立概念框架:用思維導圖整理關鍵理論(如預算類型、成本分類)。

結合真題理解:ACCA考官文章(Examiner’s Reports)常強調易混淆點,如Relevant Costing的決策邏輯。

二、死記硬背公式,忽略邏輯推導

MA涉及大量公式(如High-Low Method、EOQ),許多考生選擇“硬背”,但考試題目靈活,稍加變形就會做錯。

考試可能要求反向計算(如已知差異求標準成本),僅背公式無法應對。 部分考生在Section C綜合題中因不理解公式來源,導致整題丟分。

避坑建議

理解公式原理 例如,Variable Overhead Variance的公式源于“實際 vs 標準”對比。

用案例輔助記憶:如用“奶茶店經營”案例模擬Break-even Analysis的應用場景。

盲目刷題,不總結錯題

許多考生刷完BPP/Kaplan題庫就以為穩過,但ACCA MA近年考題越來越靈活。

刷題量≠通過率,部分考生刷了1000+題仍掛科,因為未吃透核心考點。 Section B常設置陷阱(如題目中隱藏的“無關成本”)。

避坑建議

① 專項練習 正確率低未掌握的章節,多去看看基礎講解和錯題,將知識點吃透。

建立錯題本:記錄高頻錯誤類型(如誤用Throughput Accounting)。

四、時間分配不當,Section C來不及做

MA考試時間緊張(2小時),許多考生在Section A/B耗時過多,導致Section C(20分大題)草草作答。

Section C通常考預算編制或差異分析,計算步驟多,時間不足易丟分。 部分考生因前面糾結選項,最后10分鐘亂寫答案。

避坑建議

嚴格限時練習:Section A/B控制在60分鐘內,留足40分鐘給Section C。

先拿穩基礎分:Section C前幾問通常是直接計算,確保這部分不失誤。

五、忽視考綱變化

MA每年微調考綱(如新增Digital Technology in MA),如果考試中出現新知識點題型,未關注考綱的考生可能直接就懵圈了。

最后提醒:ACCA MA是后續PM(績效管理)、APM(高級績效管理)的基礎,扎實掌握MA能為后續科目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