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FT中的利潤構成是怎樣的?
你知道多少呢?
如果還不是很了解的話

快來看看下面這些純干貨吧

營業利潤

營業利潤營業利潤是企業利潤的主要來源,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利潤,其內容為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扣除期間費用之后和其他各項損益后的余額。其計算公式如下:

營業利潤=營業收人-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對于一般的企業而言,營業利潤往往決定了一個企業的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并且它與利潤總額的比值越接近于1。

當比值越接近“1”時說明營業活動對企業利潤的貢獻越大,企業的桑利狀況就越穩定,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營業利潤只是企業利潤的一個方面,并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的盈利情況。

另外,營業利潤內部還分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一般來說主營業務利潤是其主要的構成部分的。

所以在對營業利潤進行分析時,要注意其他業務利潤的比重,如果比重過高,則說明企業是多元化經營,其他業務產生的盈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主營業務的缺陷。

但是如果企業其他業務利潤長期高于主營業務利潤,則應適當考慮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以維持核心競爭和盈利能力。

利潤總額


利潤總額利潤總額能夠全面,如實地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更加強調真實性和完整性,因為它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還考慮了營業外收支。其計算公式如下: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人-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收人和營業外專出與企業的日堂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的關系,不影響企業的營業和海,也不且有持續性和穩定性。

但是它也是客觀存在的企業的收支的一部分,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其中,營業外收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實際上是一種純收人,不可能也不需要與有關費用進行配比,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政府補助、盤盈利得、捐贈利得等。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罟損失、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失、債務重組損失、公益性捐贈支出、損失、盤虧損失等,利潤總額全面包括了這些項目。

因此在整體評價企業的經營成果時更具有說服力。但是如果一個企業利潤總額主要是由非營業活動帶來的,則應該對該企業利潤實現的真實性和持續性予以關注和重視。



凈利潤

凈利潤凈利潤是一項比較直接和重要的指標,直觀地表示企業的經營績效,同時還能反映企業投人資本的獲利能力和對債權人的償債能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一般來說,凈利潤直接取決于利潤總額,因為所得稅費用是個比較容易客觀量化的項目。

不過應該注意的是,所得稅費用并不是在利潤總額的基礎上乘以稅率計算出來的,利潤總額一般是依據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原則和方法確定的,而所得稅費用是按照稅法的規定確認的,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


上面就是關于CGFT中的利潤構成,關于把這些你還有哪些疑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