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公司信息技術投入指標發布以來,證券行業對信息科技重視程度不斷增強,行業信息技術投入逐年增長。2020年全行業信息技術投入金額262.87億元,同比增長21.31%,占2019年度營業收入的7.47%。2017年至今證券行業在信息技術領域累計投入達845億元,行業持續加大信息技術領域的投入為行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在你印象中,有哪些券商在信息化方面比較舍得投入? 你所在的券商信息化水平和重視程度怎么樣? 你覺得哪家券商數字化程度*?
一、信息技術投入數據解讀








二、通過年報和協會數據,構建數字化能力比較模型




年報部分體現了公司高層,特別是業務領導層面對數字化轉型的認識、態度和決心:數字化轉型是一把手工程,需要CEO來主導推進,而不應該僅僅是CIO/CTO的職責。很多券商看CIO的言論或訪談很積*,但是在年報里卻只字不提數字化,我認為這樣的券商數字化轉型是很難做得好的。主要參考年報中「董事長致辭」或「CEO致辭」部分。 從年報能夠看出過去、現在和未來公司在數字化方面做了哪些事情,取得了哪些成果,未來對齊公司戰略數字化將承擔什么職責。主要參考年報中「公司業務概要」和「經營情況討論和分析」部分。
三、結果解讀

平臺化發展加速商業模式創新 依托*科技平臺一體化整合全業務鏈資源,以數據驅動高效賦能客戶;通過開放平臺實現生態化發展,在豐富金融場景中與合作伙伴相互成就。 首先,只有沉淀和共享數字化底層能力,才能釋放平臺生產力。近年來,我們在 AI 賦能、數據中臺、*速交易、信用研究平臺建設上不斷突破,尤其在研究、投行及投資交易等業務領域中深度應用自然語言處理、知識圖譜、機器學習等 AI 技術,核心金融場景的運營效率不斷提升;集數據資產管理、數據開發、金融計算、分析建模等于一體的數據中臺,加快了數據和算法驅動下的業務轉型與創新。在這些平臺基礎能力的支撐下,我們重點打造的機構客戶服務平臺“行知”得以快速迭代,通過各類業務線上化,沉淀更多維度客戶數據,立體挖掘數據中的客戶需求,推動服務模式轉換。 其次,數字化時代的商業邏輯已經從競爭進化為共生。 賦能型組織支撐可持續發展 商業模式變革的*終落地,離不開組織變革支撐。以是否便利客戶為標尺,我們正加速從功能型組織向聯通共享、協同共創、敏捷高效的賦能型組織轉變。
基于移動互聯和人工智能的金融科技,不斷地塑造證券行業發展的基礎和格局。金融科技從服務業務向業務和賦能業務轉變,基于大數據分析為客戶匹配更*的產品和服務,實現存量挖潛和增量獲客,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大幅度改造和提升客戶體驗;利用數字化渠道改善與企業、機構客戶的聯系和互動方式,改變交易模式,提升投資決策、風險定價、產品設計的智能化水平,催生財富管理的新業態,引導行業從傳統的通道收費型模式向注重專業服務、深化客戶關系和利用網絡服務等多元化模式轉化。金融科技也將助力證券行業中后臺的集約化、智能化運營,成為部分券商實現彎道超車的轉型機會,用科技和互聯網思維打破原有金融流程,使科技元素逐步注入經營發展全流程、全流域,并以此打造新的護城河。
市場環境 “金融+科技”已經從技術革命轉變為業務高質量發展與體系化服務的戰略引擎,以數字化轉型為基礎,以科技業務,成為提升證券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工具。當前,券商積*應對金融科技浪潮,擁抱時代機遇,利用自身優勢推進金融科技賦能業務、深化數字化轉型。 經營舉措及業務發展 公司重視在金融科技領域的布局,運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將數字化綜合金融服務體驗輻射至所有客戶和全體員工,全面覆蓋客戶服務、投資決策、風控決策等業務需求。 公司積*推進金融科技產品自主研發,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報告期內,公司推出東方睿系列品牌,發布新一代分布式*速機構交易系統,用戶數與交易量顯著增長;全自研打造超級投資管理平臺,不斷擴大業務接入與應用范圍;持續優化東方贏家 APP,在助力產品銷售、財富管理轉型及夯實基礎服務方面成果顯著;建設完善東方展業平臺,助推營業部工作數字化轉型;打造東方證券人工智能平臺—東方大腦,構建包含 AI 基礎平臺、中臺層和應用層的整體架構,支撐業務智能化轉型。 探索實踐數字化轉型,將金融科技應用到全面業務條線。持續建設多個能力中心,構建金融數據中臺,推進集團級風控體系建設,啟動 IT 數字化管理項目,助推數字化轉型落地。推出智慧營運協作平臺,“營云”平臺和智能化資金結算平臺,為營運業務在大數據上的應用推上一個新臺階。 發展規劃與展望 未來,公司將持續加大金融科技創新力度,提升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實力,支撐公司數字化與智能化應用。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形成科技與業務的雙輪驅動與深度融合;持續開展數據治理,建設集團級數據中臺,推進集團風控體系建設。推進 IT 數字化管理,落實共享中臺,推進架構轉型。建設智慧運維體系,構建一體化信息安全防護能力。
公司高度重視金融科技,將金融科技納入公司戰略并成立了金融科技委員會。借助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生物識別等*技術,推動各項業務與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全面推進公司數字化轉型。公司打造了XTP*速交易系統、齊富通APP等多個行業領先的科技平臺,有效地實現了金融科技賦能業務發展。

公司身處金融科技高地,外部資源豐富。2020 年,公司緊抓金融科技優勢的培育,制定金融科技規劃及實施方案,持續發力金融科技,抓住浙江打造“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機遇,實施“信息系統提升工程”,圍繞“三二一”,推進“三中心”、“兩平臺”和“一朵云”的建設,強化科技支撐;做好“四五六”,增強四大數字化手段,強化五大技術服務能力,實現六大條線的數字化轉型,用科技手段提升公司效能,為公司數字化改革賦能。公司牽手螞蟻集團、阿里云、恒生電子等金融科技企業,推進“阿螞恒財”項目,不斷實現金融科技在業務端和管理端的應用場景落地,創新開展“金融 + 場景 + 科技”深度融合,由單一應用場景向打造綜合服務生態轉變。
堅持數字化轉型方向不動搖,堅持客戶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不動搖。 “十四五”將是以數字化轉型為主線全面提升公司競爭力的五年,是全面推動以客戶為中心理念落地落細的五年,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和“二次飛躍”的五年。 新財通的兩大目標中*個目標即為:對外要以客戶為中心,打造“三更”券商:沉下心去發展,打造“更接地氣的浙江本土投行”;走專業化路徑,打造“更貼心的財富管理*”;以客戶為中心,打造“更懂你的綜合金融服務商”。 “三中心、兩平臺、一朵云”的公司架構體系中*重要的就是客戶中心。
一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為根本宗旨。 公司發展思路“一個統領、一個中心、兩個支撐、四大戰略”中“一個中心”為以客戶為中心。
一年來,我們始終視人才為*資源,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努力打造證券行業人才高地。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我們堅持五湖四海,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持續加大核心業務條線人才的引進力度,2020 年新進員工 700 余人;我們堅持厚植人才成長的土壤,實施“310”后備干部計劃和分支機構后備人才“金星計劃”,培育了一批復合型年輕干部,讓*的人才更加*;我們堅持“以業績論英雄”,深化三項制度改革,通過嚴格業績考核、競聘上崗,真正建立起“能者上、庸者下”的選人用人機制。
將“堅持數字賦能”寫入公司發展戰略:數字化賦能集團發展,平臺化賦能員工展業。 加強數字賦能,推進公司數字化轉型,構建“數智財通”的四梁八柱。一是加快推進“三大中心”全面上線運行,提升數據資源系統功能。聚焦客戶中心,推動客戶數據綜合集成和分層分類管理的新機制。二是圍繞客戶體驗優化,全面升級觸達系統。三是提升內部管理的數字化水平,全面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創新致勝,踐行客戶為中心理念,積*打造財富管理新優勢。一是圍繞數字賦能,打造智能化、*化的產品中心。二是圍繞全員營銷,搭建平臺,推進投資顧問和理財師隊伍建設。三是圍繞“五好”建設,提升“財通贏家”品牌。四是圍繞專業服務,全面開啟投資者教育提升工程。

數字化助力轉型升級:當前金融與科技融合日趨加深,數字化轉型成為證券公司打造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轉型發展重點逐步從經紀業務拓展至全業務領域和中臺服務能力,行業*實踐正在加快形成和推廣。科技賦能將加速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和新生態,為證券行業發展注入活力。
2021 年是中金公司深化戰略落實和數字化轉型的關鍵之年,公司將以推進落實“數字化、區域化、國際化”和“中金一家”的“三化一家”戰略部署為重點,加大資源投入、完善網絡布局、加快轉型發展、夯實中后臺能力,力爭規模體量和發展質量再上新臺階。 推進數字化轉型,增強發展動能。以數字化藍圖為指引,以敏捷小組為抓手,全面推動數字化轉型落地。重點圍繞加快金融科技應用、完善 IT 治理體系、推進中后臺數字化和打造中金生態圈,加大資源投入,確保各項舉措順利實施。公司致力于建立以客戶為中心、數據驅動、智能化的商業模式,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賦能,加快業務跨越式發展。 信息技術持續強化業務支持能力。2020 年公司信息技術組織架構進一步完善,建立了主要業務線專屬團隊,加強與業務互動融合,提升響應能力和效率。前中后臺信息系統建設持續推進,全面提升公司線上化、數字化經營管理水平,大力支持遠程及共享辦公。以公司數字化轉型為契機,IT 治理體系優化、一體化管理平臺建設及系統和數據整合加快推進,科技對業務發展的支持能力和驅動效應不斷增強。
回望歷史,中信證券從零起步、由小至大、由弱至強,得益于以客戶為中心,持續推動戰略、創新、國際化的有機融合。 公司“七個堅持”的發展原則:堅持以客戶為中心、與客戶共成長的經營方針。 公司核心競爭力之一“深厚的客戶資源和廣泛的網點布局”:以客戶為中心、與客戶共成長,一直是促進公司發展的不竭動力。 在財務顧問業務、財富管理、機構股票經紀業務、金融市場等的“2021年展望”中也多次提及要繼續堅持以客戶為中心。
聲明:本文章為學習相關信息展示文章,非課程及服務內容文章,產品及服務詳情可咨詢網站客服微信。
文章轉載須注明來源,文章素材來源于網絡,若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