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OKR可謂*火爆,華為、騰訊、百度、字節跳動等企業內部都有引入和實施。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標與關鍵成果法,它是一套明確和跟蹤目標及其完成情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OKR是由Intel首創,后來被Google 成功實施,進而在全球打開影響力。但一提到OKR,更多人想到的卻是另一個詞,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曾被很多企業作為績效考核的*工具,事實也證明,在績效考核上,KPI為很多組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伴隨著OKR的唿聲越來越高,很多組織也相繼提出“去KPI,擁抱OKR”的口號。
萬科績效改革
綜合來看,OKR目前被廣泛應用于國內IT、風險投資、游戲、創意等行業,被認為更能匹配數字化時代“強個體,強組織”的需要,但是在地產行業少有推行。但在1月4日,萬科這個號稱是“地產行業風向標”的公司,發布了一份《關于成立OKR研究與推進小組的決定》(下稱“決定”)。而這個舉動,也可以說拉開了萬科績效考核的序幕。
事實上“決定”發布的前一個月,萬科內部就召開主題為“提升基本盤,實現有質量發展,擁抱管理紅利時代”的目標與行動大會。會上,萬科董事會主席、集團合伙人郁亮*提出新發展道路,即“長期*化市場價值”。公司總裁兼*執行官祝九勝也*以OKR的形式布置了2021年度的工作任務。同樣,本次年度大會從總部到各事業群、事業部,集團合伙人到各公司、部門以及各職能部門,也都不再采用述職式流程匯報。取而代之的是對工作的自問和思考:我的核心目標(Objectives)是什么?我的關鍵成果(Key Results)是什么?” “決定”以及目標與行動大會的接連問世,意味著萬科將全面進入OKR工作方法時代。
績效改革原因
“管理紅利時代”到來。2020年,央行先后發布加強對房企資金“三道紅線”管控和對銀行房貸“五檔分類”要求,這讓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龍頭企業萬科嗅到了時代變革的味道。萬科認為,房地產行業土地紅利和金融紅利即將消失,而2021年是房地產行業進入“管理紅利時代”的元年。“管理紅利時代”將是一次對房地產行業的洗禮和考驗,而如何向管理要紅利,決定著一家房企未來的競爭力與生命力。
萬科具備OKR落地條件,且與公司目標相契合。萬科自從在2018年進入“郁亮時代”以來,就開始持續打造扁平敏捷的組織架構;梳理出6大BG(事業集團)和8大BU(事業單元);啟動“大江大海”計劃,以達到事人匹配等。另外,萬科推行的事業合伙人制度,強調任務導向和長期激勵,也與OKR的利益與風險共享的激勵機制、公司目標和個人目標相契合。同時萬科的組織架構、業務邊界、薪酬體系要更趨于清晰。萬科已經具備了部分落地OKR的條件。
雖然萬科對比那些停留于臃腫繁雜組織架構體系,多層級、決策慢、執行亂的房企來說,擁有落實OKR的先天條件,但是依然需要圍繞OKR制定出明確且可實現的目標,作為可衡量的關鍵結果。如果沒有正確理解OKR的精髓而盲目實施,到頭來只會導致OKR流于形式,*終變成另一種形式的KPI而已,并不能給組織和個人帶來成長或收益。
OKR應用建議
OKR的數量要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則,一般OKR不超過5個,且每個O對應的KR應該是2-5個,這樣才能聚焦并且壓力適度,利于OKR的執行;OKR作為企業管理方法,不一定需要設定權重,但要設定優先級,這樣可幫助員工進行資源的調配和關注度的調整;建議以季度作為目標管理周期設定季度OKR,但同時也要設定年度戰略OKR;OKR的制定目標應該是具有挑戰且富有野心,挑戰性目標的提出就如同跑步的“*點現象”,當跨過這一步時,就會獲得“第二次唿吸”;OKR的制定可分為自上而下(承接型)和自下而上(自驅型)兩種,兩種方法的并行使用,可以充分發揮兩者優勢,便于一級一級為公司的OKR提供貢獻支撐;必須定期更新OKR進度信息,這樣有助于更好地達成預定目標;讓員工養成回顧OKR的習慣,并對完成情況進行評分。
萬科的管理制度和體系一直處于房地產行業的領先地位,但在今天這個時代巨變背景下的行業轉變,萬科OKR的變革是否能讓它在未來行業發展中保持較強的競爭力,又是否能引領房地產行業的改革,還有待時間來驗證。但無論將來是OKR大放光彩,還是KPI繼續獨領風騷,它們作為企業管理模式發展和選擇的產物,要為企業帶來高績效,既不能讓指標脫離了目標,又不可讓目標缺少了落地的指標。
參考資料:
中國房地產報深圳《萬科全員KPI替換成OKR,績效改革將成行業新風向?》
搜狐地產戰略家《萬科內部發文:績效考核改革拉開序幕!》
解答題地產觀《萬科2021推行的ORK是什么!如何做?》
ThoughtWorks商業洞見《OKR是新時代的KPI嗎?》
HRise《什么樣的組織適合OKR?》
免責聲明
獨享,不如眾享
本文轉載自CMA訂閱號,轉載目的重在分享,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