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瀾之家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公司,以“男人的衣柜”定位出道,加上其獨特的品牌連鎖經營模式,曾連續6年創下了市場占有率*的好成績。近日,海瀾之家發布公告稱,董事會于11月24日收到董事長周建平先生的書面辭職報告,之后選舉周立宸先生為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委員,并由周立宸先生擔任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很明顯這是一場“新老交接”,又一名“企二代”來到了商業舞臺的中央。

“企二代”8年后正式掌舵

公開資料顯示,原海瀾之家董事長周建平共有一兒一女。其兒子周立宸出生于1988年,2010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金融專業,畢業后就職于上海股權投資基金公司工作兩年。2012年,周立宸回到海瀾之家,開始接觸工作業務,先后接管廣告部、信息中心、商品中心、電子商務等部門。2017年2月8日,海瀾集團宣布原副總裁周立宸擔任海瀾集團總裁,這也被外界視為“周立宸即將接班”的信號。同年,周立宸由原先的董事被選舉為副董事長。在集團歷練8年后,周立宸正式當選海瀾集團與海瀾之家董事長。

家族企業如何科學傳承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很多中小型企業都是依靠家族化管理發展起來的,企業經過了多年的發展,現在的民營家族企業實際上都面臨這老一輩企業家退休,年輕人如何接棒以及更多的管理方面需要改進的部分。

推動職業經理的經營理念。企業的傳承問題對于企業家來說是重中之重的決定。由于中國曾多年實行計劃生育,因此不少民營企業家實際上就只有一個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子女對家族企業沒有興趣,那么接班就會出現嚴重問題。因此,中國民營體系大多面臨著接班人難找,接班人體系難以確定等諸多難題。受中國傳統理念的影響,很多中國企業家都有父子相傳,子承父業的心態,但是細看西方國家的百年企業,很多都不是用家族模式來經營的。大部分美國企業采用的是職業經理人的經營方式,并通過成立基金會的形式來掌握公司的控制權,雖然基金會由家族成員擔任,但是不對公司的經營進行操作。例如大名鼎鼎的杜邦公司,實際上很少真正有家族來傳承;著名的摩根財團的管理層也很難找出一個真正姓摩根的人。而中國企業則可學習這些經驗,推動職業經理的經營理念,而不僅通過父子傳承的方式選擇企業繼承人,這有利于整個企業公司治理的結構向著更加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建立科學管理決策機制。對當前大多數中國民營企業來說,所面臨的難題不僅是繼承人的問題,更是整個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的問題。眾所周知,家族企業往往是家長式管理模式,雖然已經成立公司治理的管理方法,但很多內容仍然是人治,沒有形成*的公司治理結構,分權和制衡的關系并不明確。這種集權式管理模式會使企業中后期發展顯得力不從心。由于缺乏對于家族*管理者的約束和監督,有些企業的命運僅依靠“一言堂”,增加了企業決策失敗的可能性。

制定長遠的以戰略目標和發展戰略為核心的管理理念。家族企業往往是以*管理層的意志力為*發展目標,初期憑借企業所有者的決策執行嘗到了成功的果實,但是隨著市場的變化,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不斷交織,如果企業沒有長遠的規劃和發展戰略,就很難獲得可持續發展,甚至有可能停滯不前而走向衰落。因此企業應以可持續發展為基礎,統籌適應市場變化的戰略實施,構建嚴謹合理的組織結構和執行機制,以及完善相應的績效管理體系,加強企業內部各層級之間的交流溝通,讓企業“活”起來。

建立創新用人機制。家族企業應避免只重用自己人,排斥他人的作風,按照統一的用人標準,以公平公正的原則引進和聘用經營管理人員,用統一的績效考核標準要求員工,使員工的待遇與自身為企業的貢獻度相一致。

家族企業的長遠發展需要健康有效的家族管理模式為保障,也必須要充分認識自身的不足,并積*吸納建議及時應對。

參考資料:

公子豹資本圈《新董事長推動全面轉型,海瀾之家業績拐點已現》

布視界《定了!海瀾之家*換屆!》

財融圈《海瀾之家完成二代交接!32歲接班人來頭不小......》

搜狐《32歲清華畢業生繼承300億家產,海瀾之家的未來該咋看?》

今日頭條《海瀾之家董事長周建平辭職,其子周立宸接棒》

行知部落《家族企業管理模式分析》

免責聲明

獨享,不如眾享

本文轉載自CMA訂閱號,轉載目的重在分享,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