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作為CGFR的基礎課程,學員要掌握的知識點內容有很多。今天我們來說說財務報表進行企業分析中的步驟有哪些?
1.會計分析
會計分析的目的是評價企業會計反映其實際業務的程度。通過確認會計靈活性所在通過評價企業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合適與否,分析人員可以知道企業會計數字的扭曲程度。會計分析的另一個重要步驟是通過重造會計數據“糾正”會計扭曲。
進行會計分析可以遵循一系列步驟:
(1)確定關鍵的會計政策,特別是首先應當確定并評價企業用于測定關鍵因素和風險的政策和概算,然后再確定相應的會計測量方法。例如銀行業成功關鍵因素包括利息和信貸風險管理,那么其用于控制信貸風險的會計測定方法是貸款損失準備金。
(2)評價會計靈活性。盡管企業的會計選擇受到會計準則和慣例的嚴格限制,經濟現實的復雜性和管理人員的動機都會使會計選擇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此時會計報表數字則更具有信息含量,如銀行信貸風險管理中貸款損失準備金的計提。(3)評價會計策略。會計分析必須評價管理人員如何運用會計靈活性,并評價會計策略背后的動機,如企業的會計政策與行業標準間是否存在差異?管理層是否利用會計靈活性進行盈余管理的強烈動機?
(4)評價披露質量。企業信息披露存在強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其中管理層對自愿披露具有很大的選擇余地,故應評價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壞消息披露的及時性。
(5)確定潛在的危險信號“紅旗”。除了上述分析外,會計分析的常用方法是尋找標示會計質量有問題的“紅旗”,如未加解釋的會計變化、未加解釋的提高利潤的業務、企業上報收入和稅收收入間差距擴大等。
(6)消除會計失真。如果會計分析表明企業呈報的數據具有誤導性,那么我們應當盡量重述這些報表數據,同時我們要得加入證玩金流量表和財務報表附注的信息,從而消除會計規則和盈余管理帶來的混亂和偏向性。可靠的會計分析可以提供財務分析的可靠性。

2.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主要是通過利用財務數據評估企業當前和過去的業績,并了解其持續性。財務分析有兩個技巧。
一,財務分析應是系統的和有效率的。
二,財務分析中,分析人員應用財務數據解決企業的業務問題。
比率分析和現金流量分析是兩個*常用的財務分析工具。比率分析著重利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評估企業在產品市場中的業績和財務政策;現金流量分析則依靠企業的現金流量表著重分析企業如何對現金流量的控制、投資和融通等實行管理,是對比率分析的補充。
比率分析的出發點是分析企業的資本收益率,其又包括凈收入利潤率、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凈收人利潤率強調了企業的盈利能力,資產周轉率強調了企業的資產管理能力,權益乘數強調了企業的債務管理能力。通過凈收入利潤率、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這三個指標的計算,然后深入分析每個指標背后的經濟動因。
3.前景分析
前景分析是企業分析的*后一步,著重預測企業的未來。財務報表預測和估價是前景分析中常用的兩個技術工具。這兩個工具把企業經營策略的分析與會計分析、財務分析中得到的結論加以綜合,以便對企業的未來進行預測。
通過以上分析得到的預測結論在許多方面都有用,并且可以應用到許多環境中去。而分析的*性取決于所處的環境。我們這里要考慮的環境包括證券分析、信用分析、企業并購、債務評估、紅利政策評估以及企業的信息交流策略分析。
以上就是關于財務報表進行企業分析中的步驟的內容,如還有不懂的地方,可在線咨詢老師。

